地方学会动态
“后疫情时代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研讨会”观点综述
发布时间:2020-12-15
来源:南京老年学学会秘书处
浏览:3739

2020 年 11 月 29 日下午,“后疫情时代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国悦颐养红山分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南京老年学学会(党支部)、江苏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联合主办,南京国悦颐养集团承办,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会、南京国悦颐养红山分院协办。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 50 多位嘉宾参加了研讨会,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图片1.png

研讨会由南京老年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卫主持。南京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傅晓红,南京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副处长、老龄办副主任张颖,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学会处处长王福东,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珺,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会会长石德华,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会副秘书长白庆华,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秘书长袁刚等应邀出席了研讨会。

 图片2.png

南京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傅晓红代表卫健委致辞,她对研讨 会给予了高度赞赏,认为这次研讨会体现了南京老年学学会对新形势 和新任务的高度研判,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一起 探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一定会收益非浅。傅处长 介绍了南京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和老龄健康服务的发展状况。截至2019 年底,全市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3.72 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1.66%,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110.18 万,占户籍人口的 15.52%,已经达到“深度老龄化社会”。未来二十年,我市将迎来老年人口的第二次 增长高峰期,尤其是未来三年,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去年以来,全市扎实推进老龄健康和医养结合各项工作,政策体系、服务网络、保障措施不断完善。《南京市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化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已经正式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也已经形成初稿, 正在征求第二轮意见,实施方案将从深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促进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发展、提升医养结合信息化水平、加强医养结合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图片3.png

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学会处处长王福东在致辞中代表社科联对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王处长首先高度肯定了南京老年学学会近年来在老年学研究和为老服务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他说: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的谋划之年,还是举国上下抗击新冠疫情的非常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召开此次研讨会非常有意义。希望南京老年学学会继续团结带领学会会员,密切联系专家学者,坚持把好方向定好位,为构建养老敬老孝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依据,为推动南京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图片4.png

江苏省老年学学会潘珺副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满含激情地谈到来参加研讨会的原因:一是南京老年学学会鲍意华会长为老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二是研讨会主题的吸引。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的一种模式,代表了党和政府对积极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的认识,回应新时代为老服务的民生诉求;三是作为南京市民的关切。作为南京市民,很为南京骄傲,也很关注南京养老服务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到江苏视察,高度评价了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要求江苏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列。她说,展望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南京以及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既要遵循和把握科学规律求真务实,还要开拓创新。期待今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新老朋友们思想碰撞的火花能够带给我们启迪。


在调研信息报告单元,江苏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丁佳媛女士、南京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雁分别作了调研信息报告。

 图片5.png

江苏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现场发布了《南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状况》,根据对 78 家养老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医养结合模式选择方面,“养办医”模式占比最大,达到 74.36%;其次为“签约模式”,占比 11.54%;“医办养”模式占比 8.97%;集团模式与其他模式占比为 5.13%。在医护人才方面,没有专职医生的养老机构占比14%;专职医生数量 1-5 名、6-10 名、10 名以上的养老机构分别占比为 74%、5%和 7%。专职护士数为 0-5 名、6-20 名和 21 人以上的分别占比 64%、35%和 1%。按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内容来看,提供配药服务的占比最大,为 92.3%;开设健康监测服务、心理咨询与疏导的占比分别为 71.8%、66.7%;开设康复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的占比分别为 66.7%和 64.1%;开设输液服务、中医服务、安宁疗护的占比分别为 47.4%、24.4%、34.6%。

 图片6.png

南京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雁在《南京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中讲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2019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 77.3 岁,但是人均预期健康寿命只有

68.7 岁,老年人带病生存期长达 8 年。超 1.8 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 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 万。长寿但不健康的现实使得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报告分析了南京医养结合的探索历程、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南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 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建立以老年人生命周期需求为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为医养结合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大力发展“互联网+”,推进医疗、养老资源的融合与共享;强化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在专题研讨单元,来自高校、学会和医养结合机构的 6 位嘉宾发表了专题演讲。

 图片7.png

南京大学商学院史有春教授在题为《医养结合主流模式分析及改进的对策建议》的演讲中提出:医养结合模式多种多样,应着重把适用面最大的医养结合模式办好。既然居家养老是主流养老模式,那么适用面最大的医养结合模式必然依附于居家养老模式中,其中主要就是辐射介入模式。史教授在报告中着重阐述了提高辐射介入模式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辐射介入模式,要有引导政策、有指导、有措施、有投入;要建立健全辐射介入系统和相关制度;要提高各类相关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要进行家庭医疗设施的创新和普及。

图片8.png 

南京中医药大学陈娜副教授的演讲从协同论的角度出发,探索医疗与养老机构的协同放大效应,提出:构建面向失能老人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从供给维度看,要建立多主体间的协作机制,有机串联居家、社区、机构三大模式,促进医疗和养老两大资源耦合;从需求维度看,要规范服务需求评估,以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失能老人服务需求为目的,整合养老企业、机构、社团和相关社会力量的网络,打造“养老服务链”;从环境维度看,要系统整合相关政策,加强尊老的人文环境建设。

图片9.png

南京老年学学会会长鲍意华在题为《中医养生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创新发展研究》的演讲中提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中医养生方式的多样化使中医在医养结合模式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要创新发展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要加强政府支持力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中医产品及服务要精准对接市场的资源和社会服务;要推进民间医疗机构与体制内医疗机构的融合发展;要赋予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健康干预信息节点功能;养老机构要加大“互联网+”中医医养结合模式的引入力度;要加强中医医养结合人才队伍的培养。

 图片10.png

国悦颐养集团红山分院行政主管黄维维在发言中介绍了国悦颐养的发展状况。国悦颐养早在 1999 年就开始探索合作型的医养结合服务,先后发展了雨花、鼓楼、祖堂山、丁家庄、六合、葛塘、玄武、苏州等九家分院,从单一的养老模式转变成集团化连锁化经营。在发展过程中,国悦培养自己的专业医疗团队和人才,引进先进的医疗康复设备,和周边医院组建“医联体”,开通医疗绿色通道;通过建立集团信息化中心,引进 HISLIS、金蝶、OA 等系统,实现了集团的医疗数据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优化了服务体系。结合多年来国悦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黄维维主管向政府相关部门呼吁,要尽可能的帮助养老机构加强与有实力的医疗机构的合作,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要允许非盈利性养老机构实行融资,让社会更多的资金能注入到养老机构,以解决资金难题;要解决多头管理问题,简化审批程序,设立现场办公机制,同时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要在资金、政策、减税等方面向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倾斜。

 图片11.png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副院长刘世晴做了题为《各种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发展——以江苏省老年病医院为例》的主题演讲。她认为,医养结合≠ 养老院 + 医院,医养结合中的“医”不仅仅是指医疗,而是大健康的概念;医养结合中的“养”,包括:养生、养病、养命、养心,与“医”结合,分别对应着老人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急救管理和心理关怀。刘院长通过江苏省老年病医院的实践案例,向与会者介绍了四种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签约(联合运行模式、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整合照料模式、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支撑辐射模式“城乡联动”医养结合模式。

 图片12.png

南京石城护理院院长金梅在演讲中重点谈及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缺口严重、专业医护团队难以有效建立、政府管理职能重叠、医养结合模式价格昂贵等多种困难,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图片13.png

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常 务理事、第一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分会副会长王春对研讨会 上各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同时,对医养结合的发展模式和人才 培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的医养结合仅仅是解决“有” 的问题,还没有到解决“好”的阶段。未来医养结合的发展方向应该 是需求导向下的定制型养老。王主任重点就医养结合人才培养问题发 表了看法,他说,医养结合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医”人才的培养。目前老年医学科的医生十分短缺,这 给医养结合带来很大的问题,而老年科医生的培养周期长达二十年。鼓楼医院作为南京市老年医学的质控组长单位,可以与医养结合机构 交流合作,共同进行老年医学人才的培养;二是护理人员的培养。护 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都非常重要。目前三级医院的压疮、造瘘等方面 的护理水平相当高,如何将这种护理技术转化到养老机构,是需要重 点考虑和研究的问题。王主任还介绍了今年在溧水开始建设的鼓楼医 院老年医院的建设目标和服务定位。

 图片14.png

最后,南京老年学学会荣誉副会长、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王玉珍为研讨会做了总结。她认为这次研讨会的主题非常有意义,内容也很丰富。她用“五个结合”概括了这次研讨会的突出特点:主题突出和视角多元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结合; 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的结合;正视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结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