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争鸣
解决“长寿不健康”的关键是提高老年人群对疾病的认知
发布时间:2023-12-14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浏览:8273

“积极推进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必须关注和重视面向老年群体的健康教育,促进老年健康服务和老年人疾病防控能力的提升。”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姚远表示。12月20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起、波士顿科学支持的“银龄健康 情暖夕阳”系列科普论坛首场活动走进泰康之家·燕园。


我国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突出,健康预期寿命低

“我国老年人群体中‘长寿不健康’的问题较为突出,带病生存、多病共存的情况十分普遍。”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

在讲座上,王建业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演讲科普中提到“健康预期寿命”的概念,目前我国男性人均预期寿命大约在78.5岁,女性大约在80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低,还不到70岁,与人均预期寿命相比差了近10岁,虽然长寿但并不健康,这意味着多数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生活质量不高。”

“科普讲座让老年人了解更多慢性病知识,解决老年人的疾病疑惑,缓解他们的心理焦虑。目前我们也注重社区老人的健康管理,配建康复医院,把医疗和养老有机深度结合。”据泰康之家·燕园社区的总经理葛明介绍。


促进健康老龄化发展,要加强老年人群的疾病认知

“促进健康老龄化,关键在于认识老年人的患病特点。”王建业表示,老年人有三个患病特点。一是容易患上慢性疾病,比如常见的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二是多病共存,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多。三是从症状上来看,老年人起病隐匿且发展缓慢、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多数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性比较差,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比较慢,这样疾病就更难管理。

“首先要提高老年人对疾病的认知,这是促进健康老龄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很多老年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生病了,或者因为不愿给子女增加负担而总是拖着不去积极治疗。”姚远表示,增强老年人的防病、治病意识尤为重要,老年人吃得好、营养过剩,往往引发的慢性病越来越多。家庭成员要督促老年人定期体检,改善生活习惯。社会各界也需要多做健康教育的宣传科普,加强老年人群的疾病认知。 


本次科普活动还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宇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师吴齐向燕园社区的老人们普及大肠癌、脑卒中等常见的老年慢病管理知识。活动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波士顿科学向泰康之家·燕园园区赠送了500本健康教育读物《守护他健康》,普及心脑血管、肝硬化、肺癌等 11 种常见的老年慢病管理知识。

据悉,“银龄健康 情暖夕阳”系列科普论坛项目还将走进泰康之家上海申园和成都蜀园以及全国其他的养老社区,向更多银发族普及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知识,进一步提升中国老年群众的健康素养。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表示,“企业将通过自身创新的技术与产品,在老年健康教育、老年学术研究、老年慢病管理和老年医疗服务等领域全面加入促进健康老龄化行动,与社会各界共同守护银龄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