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奖的公示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作为第六候选单位、会长刘维林同志作为第九候选人,参加申报2022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具体公示内容如下。公示期7天。
在公示期内如任何人对公示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致电联系人。
联系人:杨娜 联系电话:010-84112925
2022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公告栏)
一、项目名称
远程健康服务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二、候选单位
1、北京理工大学;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3、郑州轻工业大学;
4、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5、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6、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三、候选人
1、郭树理;2、韩丽娜;3、王春喜;4、李一浩;5、陈鹿民;6、何永正;
7、陈永健;8、李飞;9、刘维林
 
四、代表作发表情况或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支撑材料目录(表格形式)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支撑材料目录(按重要程度排序,不得超过15件)
序号  | 
名称  | 
知识产权类别  | 
国家或地区  | 
专利号  | 
授权公告日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应用方式  | 
1  | 
一种基于多小波变换融合下的脉搏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  | 
ZL201810695360.6  | 
2019-03-26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郭树理,韩丽娜,李灵甫,桂心哲,陈启明,张祎彤,刘宏斌,范利,骆雷鸣  | 
 技术开发 
  | 
2  | 
一种基于边信息先验的多导联心电信号重构估计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  | 
ZL201810429533.X  | 
2019-04-02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郭树理,韩丽娜,张祎彤,桂心哲,陈启明,张禾  | 
技术开发  | 
3  | 
一种基于病理自适应的心音全变分滤波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  | 
ZL201910587766.7  | 
2020-09-18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郭树理,陈启明,何昆仑,韩丽娜,王春喜,刘宏斌,范利  | 
技术开发  | 
4  | 
一种自然语言的摘要生成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  | 
ZL202110579062.2  | 
2022-09-06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郭树理,宋晓伟,韩丽娜,王国威,杨文涛  | 
技术开发  | 
5  | 
影像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  | 
中国  | 
ZL201910974450.3  | 
2022-06-17  | 
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李和意,李浩,陈永健  | 
技术开发  | 
6  | 
可调阻力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  | 
发明专利  | 
中国  | 
ZL201510254624.0  | 
2017-01-25  |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何永正、郭军玲,常祺,李志强,李飞,申庆丰  | 
技术开发  | 
7  | 
一种基于异质分层PSO和SVM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  | 
ZL201910565858.5  | 
2020-11-10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郭树理,张祎彤,何昆仑,韩丽娜,刘宏斌,范利,王春喜  | 
技术开发  | 
知识产权目录(标准)
序号  | 
知识产权类别  | 
名称  | 
标准规范编号  | 
标准规范类别  | 
标准规范发布时间  | 
标准规范起草单位  | 
标准规范起草人  | 
1  | 
标准  | 
个人健康设备通信规范  | 
GB/T 42123-2022  | 
国家标准  | 
2022-12-30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老龄协会,北京正达康健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郭树理,何昆仑,韩丽娜,杨文涛,宋晓伟,王国威,范科峰,王文峰,闵栋,任冠华,杨利飞,崔伟群,任福君,胡福君,冷文川,刘丝雨  | 
2  | 
标准  | 
临床医疗设备通信规范 影像设备  | 
GB/T 42204-2022  | 
国家标准  | 
2022-12-30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老龄协会,北京正达康健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郭树理,韩丽娜,王国威,何昆仑,宋晓伟,杨文涛,范科峰,王文峰,闵栋,任冠华,杨利飞,崔伟群,任福君,胡福君,冷文川,刘丝雨  | 
3  | 
标准  | 
个人健康设备信息交互模型  | 
GB/T 42139-2022  | 
国家标准  | 
2022-12-30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老龄协会,北京正达康健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郭树理,韩丽娜,宋晓伟,何昆仑,王国威,杨文涛,范科峰,王文峰,闵栋,任冠华,杨利飞,崔伟群,任福君,胡福君,冷文川,刘丝雨  | 
知识产权目录(论文)
序号  | 
论文(著作名称)  | 
刊名/出版社  | 
通讯作者(含共同)  | 
第一作者  | 
论文全部作者  | 
发表时间  | 
他引总数  | 
1  | 
An improved PDR/UWB integrated system for indoor navigation applications.  | 
IEEE Sensors Journal  | 
韩丽娜  | 
郭树理  | 
郭树理,张祎彤,桂心哲,韩丽娜  | 
2020-08-01  | 
13  | 
2  | 
COVID-19 CT image denoising algorithm based on adaptive threshold and optimized weighted median filter  |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 
韩丽娜  | 
郭树理  | 
郭树理,王国威,韩丽娜,宋晓伟,杨文涛  | 
2022-02-16  | 
10  | 
3  |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lenic artery aneurysm  |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韩丽娜  | 
王春喜  | 
王春喜,郭树理,韩丽娜,杨杰,胡海地,陈婧如,于淼,肖越勇,尹太,储福涛,梁发启  | 
2021-05-31  | 
1  | 
4  |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big data mining in clinical medicine  | 
Chines Medical Journal  | 
韩丽娜  | 
张越,郭树理  | 
张越,郭树理,韩丽娜,李铁岭  | 
2016-06-30  | 
35  | 
5  | 
Elderly health services and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 
Springer出版社  | 
韩丽娜  | 
陈鹿民  | 
陈鹿民,李一浩,韩丽娜,袁亮,孙宇翔,唐晓璐  | 
2020-08-31  | 
 
五、提名意见
(正文)
提名该项目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含特等奖)/一等奖/√一等奖或二等奖)。
传统医疗已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健康服务需求,目前我国医学设备种类繁杂、医学数据庞大、存档格式各异、通信协议不同,造成了通信受阻、互联互通操作困难、健康信息丢失延迟,康复设备控制系统复杂、制约居家养老产业发展。项目组从2006年1月起17年致力于远程健康服务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产-学-研-用工作,在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研发与应用、人体行为监测与定位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老年疾病高效识别与诊断治疗方法,远程专家超声会诊系统和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研发、自主研制肢体康复设备等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首次制定发布了远程健康设备互联互通方面的三项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相关空白。项目组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自主研制柔性智能体征监测床带、智能定位手表、远程专家超声会诊系统、医学影像处理系统、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仪、多关节主被动训练仪等健康设备18种产品,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近3年项目相关产品市场销售额超4亿元,
项目组发布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1项,专家共识1项;主编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28篇,共被引用320次(他引298次)。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148次(他引145次)。SCI数据库收录论文22篇,影响因子总计122.607,单响因子最高27.203。中科院分区TOP期刊发表论文5篇(Nature子刊1篇);授权专利51项(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9项。培养毕业研究生和留学生120人,培训年轻医生2000人,培训年轻工程师1000人。产品与国家标准在50余家医院成功推广应用。
项目组进行了大量社会公益活动,如促进成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慢病规范诊疗分会。疫情期间,组织防护用品、医疗设备和抗灾物资,包括本项目组自主研发的医疗设备援助湖北疫情重灾区、武汉和郑州。分别举办的首届广西长寿产业博览会,项目组自主研发的医疗设备参与了展览示范。项目组成员组织举行“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西部公益行活动”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承办“智慧助老公益行动—我教老人用手机”项目,已成为全国性的智慧助老品牌活动。落实医疗康复、远程健康管理、医疗设备互联互通的三个专项能力培训项目。2022年项目组自主研发的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等为残奥会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伤痛提供康复训练。项目组在医养康复等领域主编出版了《写给中国人的健康百岁书:健康长寿专家共识》、《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 2019》等12部健康公益著作,助推北京长寿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
科技部的项目验收意见:项目在健康服务、远程监测等领域开展了示范作用,初步建立健康服务、健康管理与智慧家庭应用质量基础体系,为提高我国健康服务业应用水平提供基础支撑。